编者按
为推动上饶由“创建文明城市”向“建设城市文明”整体提升,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“爱我上饶”的主人翁意识,涵养向上向善、淳朴和谐的校风教风学风,我校宣统部、学工处联合开展“爱我上饶 当好主人翁”主题征文活动。征文活动内容主要围绕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、展示上饶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,或记录校园生活及身边的好人好事等,现摘选部分佳作共飨。
每当有人问起我的家乡,鄱阳湖的粼粼波光便会在眼前荡漾,舌尖不禁泛起米饺的清香,耳畔也随之响起赣剧饶河调的悠扬高腔。鄱阳,这颗镶嵌在赣东北大地上的明珠,以山水滋养身心,以文化塑造灵魂。在这里,每一道美食、每一处湖光、每一条街巷、每一段唱腔,都是土地的诉说,编织成我生命中最浓的乡愁。
味:舌尖上的湖鲜密码
清晨的鄱阳街头,米饺的清香裹着蒸腾热气在巷弄间游走。刚出笼的米饺,皮薄如蝉翼,裹着春笋腊肉的时令鲜香,轻咬一口,鲜甜汁水在唇齿间迸发——这是游子魂牵梦绕的家乡味。
鄱阳湖的馈赠藏在每一道菜里:银鱼蒸蛋的莹润,酒糟鱼的醇厚酒香,都带着湖水的灵韵。烟波浩渺的湖面,不仅孕育了肥美的鱼虾,更将“渔耕”二字刻进了鄱阳人的饮食基因。
湖:天地间的水墨长卷
站在石钟山远眺,水天一色间渔舟点点,夕阳将湖面染成鎏金。千百年来,鄱阳湖以宽广胸怀哺育着沿岸生灵,渔歌号子掠过芦苇荡,渔网起落间银光闪烁。
当暮色浸染湖岸,老街的灯火次第亮起。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,仿佛刻着千年市井烟火:解放街老茶馆的铜壶沸着水汽,油条铺子的焦香混着人声,勾勒出最鲜活的人间画景。
巷:时光里的烟火诗行
循着巷弄深处的锣鼓声,总能遇见古戏台前的热闹场景。老人们围坐竹椅,摇着蒲扇等待好戏开场。青砖黛瓦间,高亢的饶河调穿透暮色——水袖翻飞如湖波荡漾,唱词里藏着渔夫的豪迈、农人的坚韧。
戏台上的故事换了一茬又一茬,不变的是台下经久不息的喝彩。这唱腔,是鄱阳人的精神原乡,将湖光、烟火、岁月深情都揉进了一板一眼的韵律中。
戏:腔格里的千年回响
从米饺的鲜香到湖水的浩瀚,从青石板的温润到戏台的铿锵,鄱阳的四韵最终沉淀为游子心中的乡愁长歌。无论行至何方,只要想起那口带着湖风的米饺、暮色里的渔舟、蜿蜒的街巷,或是穿透时光的一声戏腔,心便瞬间回到梦开始的地方——那个被山水滋养、被文化浸润的故乡。
这方土地的四重韵律,终将在记忆里永远流淌,成为刻进血脉的归处。